第256章 社稷与亲情(特鸣谢书友 纪书荒 的_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
龙腾小说 > 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 > 第256章 社稷与亲情(特鸣谢书友 纪书荒 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56章 社稷与亲情(特鸣谢书友 纪书荒 的

  柴宗训缓了好一会儿,看向战战兢兢的五名御医道:

  “众位爱卿几乎是我大周医术最高之人,朕问你们,依你们的行医经验,太子成年后,智力可达何种程度?”

  五名御医互相望望,陆续开口回道:

  “启禀陛下,以臣等愚见,太子的病因乃是先天而来,民间类似状况的孩童,长大之后,智力多似十岁以下孩童,正常生活还是无虞的。”

  柴宗训长叹一声,心想:太子乃一国储君,未来的大周皇帝,若是十岁以下孩童智力,一辈子养尊处优则可,但要做为皇帝理大周一国之政,这如何担当?

  而皇帝若昏暗无能,朝堂中派系立生,纷争不休,再酿晋惠帝之祸并非不可能。

  自己一手打造出的大周盛世亦将毁于一旦。

  柴宗训命贴身太监打赏了五名御医,吩咐他们对此事严守秘密后,让他们退下了。

  当天,柴宗训坐在庆寿殿中沉思良久,忽然间又想起了汉宣帝之事。

  因“巫蛊之祸”而长于民间的汉宣帝,自幼见惯了民间疾苦,“从囚徒到皇帝”的汉宣帝,亲政以后不仅替汉武帝进行了正名,且同样采取了“外儒内法”、“王道”与”霸道”杂之的治国方略。

  刘奭作为汉宣帝与皇后许平君的长子,早在地节三年(前67年)便被立为了太子,并派饱学之士予以教导。

  然而,由于当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,负责教导刘奭的皆为儒学大家,结果导致刘奭从八岁被立为太子开始,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《汉书·元帝纪》便称其“柔仁好儒”,而这显然与汉宣帝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冲突。

  刘奭眼见父亲重用法家人物,动辄以刑罚惩治下属,尤其是大臣杨恽、盖宽饶等因为“刺讥辞语”便被处死,与自己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截然相反,便跑去劝谏,“陛下持刑太深,宜用儒生”。

  刘奭本是好心劝谏,然汉宣帝听后却是脸色一变,说道:

  “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,奈何纯任德教,用周政乎!且俗儒不达时宜,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于名实,不知所守,何足委任?”

  说罢,见太子刘奭并不认同自己的说法,汉宣帝这才长叹一声,说道,“乱我家者,太子也!”。

  鉴于太子与自己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,汉宣帝实际上的确产生过易储之心,并因此选定了淮阳王刘钦,原因便是刘钦“明察好法”。

  然而,储君乃是“国之根本”,易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而最终导致汉宣帝没能易储的原因,主要在于二点:

  一是汉宣帝刘询自幼流落民间,受尽了民间疾苦,而其原配许平君正是其在民间所娶,因此两人之间的感情极深。

  二是刘奭并非庸才,除了治国理念与自己不符之外,刘奭在担任太子期间,并无其他过失。

  而最终的结果,众所周知,西汉的衰落,正是从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开始的,听信儒家,务虚不务实,朝堂与民生脱节。大臣只需会欺下瞒上,勾结逢迎等做官的本事,对百姓和社稷的贡献,根本不在对官员的考量当中。

  而现在柴宗训面对的情况,则比汉宣帝面对的情况还要差,近似于晋武帝。

  之后数天,柴宗训除了上朝,都在考虑更立太子之事,焦虑之下,饮食不安。

  而面对符太后、符皇后等后妃时,又要作出没事人的样子来,时間久了,令柴宗训委实辛苦。

  十一月七日午后,柴宗训独自在庆寿殿中休息时,吏部侍郎李沆求见。

  想到李沆乃宰相李涛门生,颇受李涛推荐,为人又才干出众,忠心耿耿,柴宗训于是召他来见。

  不一刻,李沆已在太监和禁军带领下,步入殿来。

  见礼后,李沆道:

  “陛下,恕臣妄言:这几日来,臣在早朝时见到陛下眉头紧锁,似有心事。

  陛下乃我大周一国之主、万民福祉所寄,陛下为社稷忧虑,臣等无用。

  今日特冒昧求见陛下,愿以臣之愚钝,为陛下分忧。”

  柴宗训知李沆远见洞察之材,不在李涛之下,且向为自己心腹,此事自然不能和同为心腹之臣、但是太子党的首辅王著、次辅吕蒙正商议,当即缓缓开口将心中疑虑的更立太子之事,向李沆说了一遍。

  李沆听罢,沉吟片刻后,亦觉此事十分棘手,才知皇帝柴宗训的为难处。

  李沆想到政治上的恩师李涛昔日对自己的谆谆教诲,果断进言道:

  “陛下雄才大略,仁义英明,然而太子乃国之根本,太子的选择与合格与否,关系到社稷的存续、帝室的福泽绵延,不可有半分迟疑侥幸之心。

  即然几名御医都说太子的状况是先天带来的,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,更立太子!”

  柴宗训愁道:

  “李爱卿,更立太子岂有这般容易?

  要更立太子,首辅王著、次辅吕蒙正一系势力皆要更换,而符皇后、魏王一系势力皆要打压清洗,甚至还会触怒母后!

  这让朕如何决择?!”

  李沆知今日殿中君臣议论之事若传了出去,自己立刻官位不保,或有性命之忧,然而为了大周社稷,仍然道:

  “陛下即然已觉察不得不更立太子,此事上便只能以雷霆手段施行之,不可有半点妇人之仁!

  事已至此,为大周社稷计、为天下苍生计,陛下当更立太子,且普天下也只有陛下有此威望和能力,办成此事。

  若陛下迟疑不决,未来晋惠帝之事重演,目下被陛下征服、打压的各族或又将上演“五胡乱华”之事!

  必成我汉人又一次浩劫!”

  道理柴宗训当然明白,身为皇帝,自然以社稷、皇室、民族为重。

  而政治斗争极其残酷,只为目标,不顾及感情。历史上为争权夺利,兄弟相残、父子亲人反目,所在多有。

  然而想到要亲自对付历来忠心耿耿的王著、吕蒙正等大臣,以及表妹符蓁蓁、皇长子柴济宙、外公魏王家族,甚至还有母后符太后,柴宗训的心就在滴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t6.cc。龙腾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lt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