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 大周祖制(特鸣谢书友 里河大堰 的_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
龙腾小说 > 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 > 第226章 大周祖制(特鸣谢书友 里河大堰 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6章 大周祖制(特鸣谢书友 里河大堰 的

  看罢之后,柴宗训笑道:

  “曹彬和林仁肇二人此次出征,平定六谷蕃做得很好。

  所谓“汉人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”!

  朕予军士们高俸禄,又有独步天下的神臂弓、皇家兵工厂生产的神兵利器,大军所指,天下束手!”

  众臣大加歌功颂德了一番后,首辅王著出班道:

  “陛下,如今六谷蕃已平,然而甘州回鹘却有6万大军逃回,主力仍在。

  在我大周兵锋重压下,须提防景琼铤而走险,全力向西攻打“归义军”,以与高昌回鹘联结为一体。

  若高昌回鹘也出兵攻打“归义军”,东西夹击之下,臣恐“归义军”危矣。

  我军虽精锐,然而却鞭长莫及,怕赶不及相救“归义军”。”

  柴宗训沉吟片刻,道:

  “河西走廊自汉代成为沟通中国与西域、大食、大秦等地的丝绸之路,向来商业兴盛。

  高昌回鹘虽自安史之乱后,不再与我中原皇朝通使,并在辽太祖时成为了其属国,然而其国中君臣百姓皆笃信佛法,不喜征伐,数十年来无对外战事,应当是不会对“归义军”用兵的。

  虽然,慎重起见,我大周尽快遣使前往高昌回鹘,面见其可汗(国王)禄胜,致两国友善、加强商贸之意,并告诫其勿要对“归义军”用兵,否则朕必伐之!”

  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,丝绸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。

  唐朝时期,7世纪始,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再度引起统治者的关注。河西走廊成为经济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、苏杭的地区。

  那时的河西走廊各国商旅纵横,经济发达盛极一时。经河西走廊前来大唐经商定居的外国商人多于过江之鲫。

  大唐秉文明开放之风,也任用了许多外国异族人为官,名将如高仙芝、哥舒翰等。

  河西走廊一度是距离长安最近的副金融中心,最大的外贸交易中心。

  “安史之乱”后,因战乱而致“丝绸之路”上的商旅几乎断绝,大唐的对外贸易转变为以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为主,以致唐末时,广州有十万大食等外国商人居留。

  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可分为两条主航线: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。

  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,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。

  这两大航线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,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延伸、拓展。

  其中,南海航线为主线,东海航线占据次要地位。东海航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建立时期(约公元前1112年左右),南海航线则是唐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,约起始于秦汉时期。

  海上丝绸之路总体来说起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,发展于魏晋时期,在隋唐时期逐渐兴盛。

  君臣商议一阵后,公推由口才极好、智计百出的李沆,秘密出使高昌回鹘。

  柴宗训想到昔年李涛的“宰相人选”之议,亦有心载培李沆建立功勋和声望,于是决定由龙骧卫五百名精锐护卫其出使。

  当天午膳、休息后,柴宗训来到养心殿处理政务,主要关注的是海贸发展状况。

  自从去年(开熙十五年)十月,位于上海的皇家造船厂投产风帆战列舰与五千料大型商船以来,这几个月已各生产了一百余艘战舰和一千二百余艘商船,建成后即投入了海贸使用。

  平均每艘商船上由皇家商业集团雇佣了百名退役不久的龙骧军、龙骧卫军士,而往扶桑国和高丽、天竺三国的航线成为了最热门、最赚钱的航线。

  目前仅这一千二百余艘大型商船,三个多月的海贸中,已为大周帝国带来了四百万两的盈利,未来随着船只的不断增多、海贸的不断发展,海贸和海关收入未来几年大有超过国内所有税收之势。

  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”,在皇家商业集团和海关中,随着海贸的快速兴盛,也滋生了许多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。

  由秉笔太监、殿前太监总管汤启主理的“天机处”,这三月来就在皇帝柴宗训授意下,依据各地乡贤和工长的奏折,下旨严厉依法惩治了二十余起官吏违法贪污问题。

  看罢奏折,柴宗训心中颇为满意,看向身旁侍立的汤启,道:

  “汤总管,对于这些监督、举报官员贪污腐败问题的乡贤和工长,都要进行后续的跟进保护,绝不能让他们因为检举受到打击报复。

  如有此类事件,一定要从重查处。”

  汤启恭身道:

  “回禀陛下,奴婢一直是按陛下的旨意,安排武德司军士在各地、各作坊中,关注乡贤和工长的后续状况,如有人报复迫害,武德司皆会出手严惩!”

  柴宗训点了点头,沉吟半晌后,道:“传太傅前来。”

  不一刻,王著已从皇宫前院的内阁衙门赶来。

  见礼后,柴宗训将刚才和汤启讨论之事说了。

  柴宗训道:

  “太傅,朕考虑之后,决定将我大周帝国的“乡贤制”和“工长制”写入《大周刑统》中,以使此二种监督官员的制度,万世不易。”

  王著道:

  “陛下此举甚善。

  靠官员自身道德约束,只是水中望月,写入法律中进行制度化保障,才能长久。

  只是…陛下,未来若是陛下的子孙皇帝中万一出现愚瞒不灵、刚愎自负之不孝子孙,那即使将“乡贤制”和“工长制”写入《大周刑统》,也是难以保证不被修改、废弃的!”

  柴宗训想到前世的大明崇祯皇帝,幼时至少年时,无人管教,缺乏帝王为政之术的教育而怱忙登皇位,将自己的许多幼稚想法强行转化为国家意志,硬生生将一个国力百倍于建奴的大明帝国瞎折腾了十几年,最终沦亡于野蛮落后的异族建奴之手。

  柴宗训道:

  “太傅的建议甚善!

  朕决意定立祖制,现确立二条,未来若有需要,朕再添加进去!

  其一:朕的子孙皇帝中若有毁弃工商业,又来加强官僚特权者,不得为帝。

  其二:“乡贤制”与“工长制”乃由百姓监督官员施政的善政,未来只可加强,绝不可废弃。

  废弃者不得为帝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t6.cc。龙腾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lt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